发布时间:2025-7-24
类别:行业动态
阅读:0
摘要:
宁德时代联手必和必拓布局矿山电动化
引言
近期,大中华地区科技与新能源领域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将大中华半导体行业评级从“与大盘一致”上调至“有吸引力”,认为关税、外汇波动等宏观负面影响已被市场逐步消化,而人工智能(AI)需求的持续爆发为行业注入长期增长动力。与此同时,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矿山电气化转型。这两大动态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制造和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壁垒(如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仍存,但市场对关税、汇率波动等宏观因素的担忧已逐步反映在股价中。中国半导体企业通过供应链本土化、技术自主创新等举措,部分抵消了外部压力。例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代工龙头在成熟制程领域的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企,而国产设备厂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的订单增长亦印证了本土替代的加速。
报告特别强调,全球AI算力竞赛推动高端芯片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一方面,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对先进封装(如CoWoS)的需求激增,带动台积电、日月光等大中华地区供应链企业产能满载;另一方面,中国本土AI芯片企业(如华为昇腾、寒武纪)在政策支持下加速技术突破,配套的服务器、光模块等硬件产业链同步受益。摩根士丹利预测,2024-2025年大中华半导体行业营收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5%-2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分析师建议投资者聚焦三条主线:
先进制程与封装:台积电、日月光等具备技术壁垒的龙头企业;
设备与材料国产化:北方华创、沪硅产业等;
AI相关芯片设计:华为海思、联发科等。
全球矿业正面临减排压力。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采矿业的碳排放占全球总量近7%,其中柴油动力设备占比超30%。必和必拓作为全球最大矿业集团之一,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此次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是其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
根据备忘录,双方合作涵盖四大领域:
电动矿用设备:开发大容量、高安全性的动力电池系统,替代传统柴油矿卡;
快充基础设施:构建适配矿山环境的超充网络,解决偏远地区补能难题;
储能系统:利用宁德时代储能技术平抑矿区用电波动,降低能源成本;
电池回收:建立闭环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矿山电动化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千亿元。宁德时代凭借技术优势已占据先机,其磷酸铁锂电池(LFP)因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成为矿用场景首选。此前,公司已与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厂商合作推出电动挖掘机、矿卡等产品。此次联手必和必拓,将进一步巩固其在非道路机械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高盛分析师指出,半导体与新能源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两大核心赛道:
半导体:自主可控+AI红利推动估值重塑;
新能源:电动化从汽车向全场景渗透,宁德时代等龙头持续受益。
瑞银则提醒,需关注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潜在扰动,但长期来看,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合作仍是主线。
摩根士丹利的评级上调与宁德时代的跨境合作,共同释放出大中华地区科技与能源产业的韧性信号。在外部环境承压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正逐步构建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AI应用场景的拓展和绿色转型的深化,相关产业链或迎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Copyright 2024 gkzhan.com A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