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7-14
类别:市场分析
阅读:0
摘要:
氮化镓(GaN)技术崛起:从快充到AI服务器与人形机器人的新机遇
近年来,氮化镓(GaN)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凭借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在功率半导体市场迅速崛起。最初,GaN技术在消费电子快充领域崭露头角,如今已逐步渗透至AI服务器、数据中心、新能源车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近期,多家半导体大厂在GaN领域的新动作再次引发行业关注,预示着该技术将在未来几年迎来更广泛的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硅(Si)和碳化硅(SiC)器件,GaN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高的开关频率,使其在高压、高频应用中更具优势。具体表现包括:
更高效率:GaN器件的开关损耗更低,可提升电源转换效率(如快充充电器的效率可达95%以上)。
更小体积:由于高频特性,GaN器件可搭配更小的无源元件(如电感和电容),使终端产品更轻薄。
耐高温性能:GaN可在更高温度下稳定运行,适用于工业、汽车等严苛环境。
GaN最早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是在快充领域。2018年,Anker、OPPO等厂商推出GaN快充产品,随后苹果、三星等巨头跟进,推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2025年GaN快充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随着AI算力需求激增,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GaN器件可显著降低电源系统的能量损耗,例如:
AI服务器电源:NVIDIA、AMD等公司的GPU服务器对高效电源需求迫切,GaN方案可减少能源浪费,降低散热成本。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等机器人需要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GaN器件可提供更高效的功率管理方案。
近期,多家半导体巨头在GaN领域的新动作引发关注:
台积电近期宣布扩大GaN-on-Si(硅基氮化镓)产能,并与多家电源IC设计公司合作,推动GaN功率器件在消费电子和汽车领域的应用。
2023年,英飞凌以8.3亿美元收购GaN Systems,进一步巩固其在功率半导体市场的领导地位。此次收购将加速GaN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渗透。
Navitas作为GaN快充芯片的领先厂商,近期与汽车Tier 1供应商Vitesco合作,开发适用于电动汽车的GaN车载充电方案。
尽管GaN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成本问题:目前GaN器件的价格仍高于硅基方案,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供应链成熟度:GaN外延片和晶圆制造仍依赖少数供应商,产业链需进一步完善。
可靠性验证:在汽车和工业领域,GaN器件的长期可靠性仍需更多数据支持。
GaN技术正从消费电子快充向更广阔的AI服务器、数据中心、新能源车及人形机器人市场扩展。随着台积电、英飞凌等大厂的加码布局,GaN有望在未来5-10年成为功率半导体的主流技术之一。行业需进一步解决成本与供应链问题,以加速GaN的全面商业化进程。
Copyright 2024 gkzhan.com A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